千叶是Y药店的店员,那天一位顾客来店里买K品牌的痔疮软膏,是店里面的大姐导购的,当时店里面没有这个产品,但有同样品牌的痔疮栓剂,大姐说:“你拿这个栓剂好了,效果更好!”顾客买单了。
但是,千叶却觉得大姐的介绍有点问题,两个产品主要成分一样,只是剂型不同,效果应是相仿的,再说栓剂也并不就比软膏剂好呀,只是适用于不同顾客而已。
千叶在这里说到了产品介绍中的一个要点,那就是产品剂型!
的确,产品剂型不同,其作用性质、速度也会不同,改变剂型还可以降低(或消除)药物的毒副作用,也能产生靶向效应,影响疗效。
不过值得提醒的是,关于产品剂型,我们却有一些要特别注意的:
一、同成分不同剂型。
同一种药物也可以制成不同的剂型,我们在门店销售中,就经常会遇到同一种成分,有多种剂型在店。
比如红霉素软膏与眼膏,我们常会遇到顾客说,拿一支红霉素软膏,但是细问其哪里不舒服时,才界定了其实顾客要的是红霉素眼膏,虽然成分一样,但是制剂标准与质量要求不同,眼膏剂是无菌软膏剂,所用原料都要求纯度高,且不得染菌,因此,我们在卖这些产品时要特别记得问清楚。
类似的还有氧氟沙星凝胶与眼部凝胶、咪康唑软膏与阴道软胶囊等。
二、正确提及效果
在门店导购时,一些同事为了能把产品卖出去,以产品剂型为切入点来“强化”产品的效果,然而,这种做法并不是“万金油”可以随便就用的。
的确,剂型不同,效果会有差异,比如;固体剂型如片剂、颗粒剂、丸剂的制备工艺不同,会对药效产生显著影响,药物晶型、药物粒子大小的不同,也可直接影响药物的释放,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。
从生物利用度角度来看,胶囊剂中的药物是以粉末或颗粒状态直接填装于囊壳中,不受压力等因素影响,所以在胃肠道中迅速分散、溶出和吸收,其生物利用度也高于丸剂、片剂等,其中软胶囊更优。
当我们在介绍产品时说到剂型带来的疗效差异时,要有根据,不可为了卖出去随便一说。
三、正确使用提醒
不同剂型的产品,服用时也要注意,比如说肠溶片不可嚼服,同时,肠溶片、缓释片、控释片等如果被掰成几块服,将会降低疗效甚至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。
在服用止咳糖浆类产品时,不可用热水冲服,因为此类糖浆多为复方制剂,若用热水冲服,会稀释其粘稠度,影响疗效。
其实,关于产品剂型,我们在销售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,比如说:在使用口含片时需要提醒顾客:含服时把药片放于舌根部,尽量贴近咽喉,使用次数按说明书要求做。含服的时间愈长,局部药物浓度保持的时间就愈长,其疗效也更好。不要咀嚼或吞咽药物,含后30分钟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等。
再比如使用滴眼液时,要头往后仰,眼往上望,用食指轻轻将下眼睑拉开成一袋状,将药液从眼角滴入眼袋内,每次滴1-2滴,轻轻闭眼1-2分钟,手指轻压鼻梁等。如果同时使用2种药液,需要间隔10分钟以上等。
单从产品剂型的介绍就可以看得出,药学服务真的是一门细活,当我们对药物的使用与注意事项说得越准确,清晰,顾客现场感受与购后的评价就会越好,而这样做不正是专业化服务的体现吗?